对于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来说,忙忙碌碌的复习考试周过去后,意味着寒假即将开始。也许有的同学最后一门考完后,已经迫不及待拉起行李箱奔在了回家的路上。也许还有的同学选择先彻底放松一下,和朋友约饭、看电影、逛街......但是期末考结束后,还在自习的你见过吗?为学生补课的见过吗?一对一与学生交谈的见过吗?在传智就有这样一群“与众不同”的同学与老师。
只要在校一天,就学习一天
学习,最难的地方是坚持。昨天下午,18级Java专业的同学们没有因为考完试就放松下来,也没有因为要放假了就按奈不住,他们就像往常一样,午休之后早早来到教室学习。没有解决的bug还要继续攻克、考完试后的反思还要一点点总结、下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已经提上日程......
全栈专业的教室里,也都坐满了学生。只是人虽多,空气中沉浸的却是静谧,只有敲击键盘时清晰的“咔咔”声,与低语的交流讨论声。无论是一个人,还是一群人;不管是第一天,还是最后一天。只要在学校一天,他们就坚持学习一天。这是他们对自己的承诺,也是对梦想的执着。
我还能背200多道题
“你们现在干什么?”“在背题呀”“背什么题?”“简答题,11号放假,这两天还可以背200多道题呢。”昨天,在18级的许多教室里,你能见到这样一个“奇怪”的情景。同学们都整整齐齐的坐在教室,没有敲键盘,却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脑。好奇之下一番询问,原来他们都在默背一些题目。据大数据专业的一位同学说,他下午可以背30多道,晚自习过来还可以再背十几道。而楼上Python专业的同学们也是边背边想,一心一意的刷着试题。
比起众多高难度的项目实战,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与理论,但是他们想趁这个时间,把基础打的更牢一些,未来的项目才会做的更好一些。
最后两天,再给大家补补课吧
期末考试结束之后,19级Java专业的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举行了一次“期末班级活动方案投票”,没想到几乎一半的同学选择了“我要和南哥在教室自习”。南哥是19级Java3、4班的吴江南老师,从开学至今,他一直不厌其烦的给同学们讲题、补课。即使讲过许多遍,即使下课了,即使已经在宿舍休息了。只要同学们需要,他就会立即为大家解疑答惑。就算放假前的这两天时间里,江南老师也仍在教室里给部分基础稍弱的同学补课。
不仅是江南老师,19级Python专业的张金龙老师在课外的时间也是加班加点的为同学们补课。虽然马上就要放假了,但此时也正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机会,只要利用好,一点一点的努力,终会实现超越。
回望过去,展望未来
一个学期的最后两天,做一次认真的回顾,一份详细的问卷分析,这是比单单考试分数更加有意义的事。为了能够详细的了解同学们这一学期以来知识的掌握情况,对老师授课方式的反馈,以及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等。18级大数据专业的韩小姣老师与他的团队不仅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。并与同学们一对一,交流面谈,记录下每一位同学的真实感受与想法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查,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状态,在一个学期给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,更多的提升他们。”
2020,开启一段新的征程
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,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。每个人都有懒惰的一面,都有想放松的时候,而传智的同学们,他们舍弃玩乐的时间在学习,他们为实现理想不断的尝试,并乐此不疲。少年当立志。志如明灯,就不会有更多无比珍贵的岁月被黑暗吞噬或辜负。充分利用好期末结束的这段时间,给自己一个思考总结、及时补上短板,为这个学期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2020,有梦想指引,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且行且坚定。